站内公告:

行业新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财讯传媒段永朝:用工业思维做互联网行不通
更新时间:2013/11/12 11:25:03点击次数:2382次来源:本站字号:T|T

腾讯科技 王鑫 11月10日报道

果实的成长离不开土壤。即使拥有绝好的种子,如果种在错误的土壤里,最终都不能收获美味。

在科技的社会里,技术就是那颗种子,最终影响技术成果的因素之一却是人。后者作为土壤决定着技术种子的未来。

也许我们都在高呼科技这颗种子的美好,但我们常常忘了反思作为土壤的“人”是否正受制于某种思维模式的限制,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挖掘出互联网技术真正的价值。

思考“人和技术”的关系是财讯传媒首席战略官段永朝十多年来一直研究的主题。在腾讯WE大会期间,这位跨界思想家接受了腾讯科技的专访,并指出了人类在互联网时代走向的思维误区如何限制着技术的发展。

现代人焦虑的根源:工业思维打破了人们生活的节奏

人类社会正处于思想的断层状态,段永朝将这个状态总结成一句话,“我们的腿还在农业社会,身子在工业社会,脑子却在信息社会。”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信息社会让人类的大脑进入了一个广阔的天空。在这个时空中,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壁垒逐渐消失,地球村的来临降低了人与人的距离;大量的知识在这个时段喷薄而出;人类发现自己有了极强的技术改造能力,比如纳米科技的的诞生。

这个看似美好的社会却并未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在用工业社会的准则生活。而它其实打破了传统生物链的循环节奏,用大机器的快速生产节奏打破生物循环的节律,比如吃着激素长大的鸡早已背离了传统的生物规律。

由于节奏打破,人被迫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被工业运转马达拖动着前进的人类最终成为了流水线上的工具,变成了机器奴隶。人的异化过程已经背离了人作为生态运转中本身需要的节奏,焦虑由此产生。

如今进入了互联网信息社会,工业时代养成的本性依旧没有变化。互联网被当成是人们在工业社会用于竞争的轮子,它要变得越来越快,要在竞争中帮人抢占先机。这个时候人的焦虑状态也开始变本加厉。

互联网运行在工业思维的土壤里会带来更大麻烦

段永朝认为,人的焦虑也许只是一方面,更大的恶果其实还在后面。

互联网的逻辑和工业时代思维本质上存在差异。工业时代有三个运作逻辑,首先,人是自私的,人性本恶;其次,人类需要追求速度,竞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自然界的资源稀缺,谁拥有资源谁才能活下去。

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些逻辑出现了另一种可能:首先,互联网的开源精神、志愿者精神和社区精神已经不能用自私论来解释,那些乐于分享的人并未从分享中赚取经济的好处;其次,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因为互联网提供更多信息的对称,使过去通过信息不对称来换取博弈价值的机会降低;最后,标准化和批量的生产,以数量销售规模来分析市场占有率的商业模式也在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所倡导的个性化的服务。

甚至,信息时代的财富观也并不是占有和获取稀缺资源,而是享受自己创造或分享的资源所转化成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像一种新的货币形式。

“如果我们依旧用工业时代的思维来利用互联网,那么我们也只能享受到互联网作为工具的好处,而无法享受互联网作为有温度、有情感和有思想的一种事物所带来的可能性。”段永朝所担心的,正是人们会陷于工业思维而放弃一个互联网未来的可能性。

就像现在的互联网企业往往会追随价值的快速兑现,把一些本来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产品迅速透支。而恶性的竞争也消磨掉了互联网产品本应该拥有的宽松发展下去的环境。

如今仍处在萌芽期的信息社会如果依旧这样透支自己短时期的更高、更快、更强,追求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在段永朝看来,这种恶性循环随时都会迎来恶果。

[责任编辑:vikwang]

 

(编辑:管理员)
点击关闭